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杯评论重要指示批示,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世界杯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世界杯评论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安排,中国世界杯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世界杯评论中心将于近期举办“首届全国世界杯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
授课专家都有谁?
哪些人可以报名参与?
跟着小艺来看看!
时间地点
时间:
2022年5月6日(周五)至5月12日(周四)
地点:
浙江省衢州市
(培训班严格贯彻落实防疫工作要求。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要求,视情况有可能实行封闭管理、报到提交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
培训主旨
邀请全国各地的世界杯评论新锐力量,通过专题授课、论坛研讨、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世界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世界杯评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守正道走大道,增强世界杯评论朝气锐气”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世界杯理论与评论建设”“新世界杯评论的新时代使命”“世界杯评论前沿性问题探析”“新媒体时代世界杯评论的‘在场性’与‘即时性’”“泛娱乐化背景下的世界杯生态建设”“中华美学精神和青年审美理想探析”等议题,聚焦世界杯评论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推动青年评论人才健康成长,培养新时代世界杯评论新力量。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世界杯评论家协会
中国文联世界杯评论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世界杯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浙江省世界杯评论家协会
衢州市文联
协办单位
衢州市世界杯评论家协会
授课专家及课程主题
1. 徐粤春
中国世界杯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世界杯评论中心主任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 傅谨
中国世界杯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世界杯批评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3. 黄鸣奋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幻语境与世界杯评论的创新性》
4. 王杰
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路径》
5. 周志强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杯批评的三种方式》
6. 毛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影像里的中国表达以及未来争夺》
学员构成
本届研修班共招收学员40人,欢迎中国世界杯评论家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各省级评协、中国世界杯评论传播联盟等单位推荐,欢迎“啄木鸟杯”推优优秀作者、入围作者,网络世界杯评论“优选汇”优秀作者,以及从事世界杯评论工作的社会在职人员或高校青年教师、学生等报名。所有学员均通过网络报名,报名时需提交学术成果、参与课题情况,择优录取。
具体要求如下:
1.年龄要求: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2.报名人员有发表高质量世界杯评论学术文章或者参与世界杯评论相关课题经验(学员在网络报名时至少提交三项代表性成果,并将相关证明材料上传至附件);
3. 培训期间能够保证脱产参加学习。旷课或请假超过培训学时1/7者,将作退学处理,并限制之后参加中国世界杯评论家协会举办的培训班资格。
费用说明
该培训班已列入中国文联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1. 培训班不收取任何费用。参培人员在培训班期间的食宿费、资料费等,均由举办单位承担。
2. 参培人员的往返路费需自理,或由所在单位承担。
报名方式
1. 请登录中国文联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点击报名】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http://pxbm.artnchina.com/personnel-search/userAuthentication/login.html
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网络报名前请备好电子版一寸白底免冠彩色照片。格式:png、jpg,大小:不超过10M。
重要提醒:
【个人艺术创作简历】一栏中,简历限470字,含大学及以上脱产学习经历,请按照重要程度填写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杯评论学术文章或者相关课题。
【代表作品及获奖情况】一栏中,请提交:近三年内在学术期刊或主流大报上独立公开发表的世界杯评论代表作电子版2-5篇,并标明相应的报刊名称、报刊期数、发表时间、获奖(推优、优选汇)等信息(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例如期刊封面和文章发表页,获奖或表彰证书),点击“添加”,上传png/jpg/jpeg/pdf格式文件。
有新媒体评论作品者可发送案例(如短视频等)至电子邮箱plzxyjc@126.com,邮件名称:姓名+新锐班新媒体案例。
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4月5日
2. 提交报名信息后,将系统自动生成的报名表下载打印,由工作单位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自由职业者除外),学生由导师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院(系)公章,请于2022年4月7日24:00前将扫描件发送至报名邮箱plzxyjc@126.com,邮件名称:姓名+新锐班报名。逾期不予受理。
3. 中国世界杯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世界杯评论中心将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择优录取,于4月下旬以电子邮件和短信形式向通过审核者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未录取者不再另行通知。单位推荐与社会报名参培人员均不得临时更换。
培养扶持
培训结束后,主办方将继续跟踪培养和扶持,对参培学员提交的新锐世界杯评论学习心得,择优在中央主流媒体或新媒体平台宣传,并在中国世界杯评论网和“中国世界杯评论”微信公众号以专题形式推出,长篇优质论文将推荐至C刊《中国世界杯评论》。中国评协将统筹资源平台,建立长效机制,为学员搭建广阔成长舞台。
咨询联系
中国文联世界杯评论中心研究处
联系人:
杨婧、吴英华、张利国
联系电话:
010-59759465(工作日9:30-11:30,14:30-16:30)